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经济下行期人太多岗位太少,就能滋生无数不合理要求
--> 本頁主題: 经济下行期人太多岗位太少,就能滋生无数不合理要求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清风竹影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533
威望:1078 點
金錢:112836 USD
貢獻:30000 點
註冊:2006-11-10


经济下行期人太多岗位太少,就能滋生无数不合理要求





@森赛:有个朋友在上海的一家短视频公司做 HR,初创不大,钱不多,人手缺得厉害。她每天都在刷简历,刷到后来,他们主管干脆效仿一些大厂定了一个提效规则:凡是最近三年有超过半年空档期的,一律不面。

“太多了,一个个说什么旅行、做项目、休息、陪家人,公司作为支出方没义务了解求职者的人生背景,我只想知道你能不能立刻来上班,别掉链子。” 她又补了一句,“虽然我知道这不公平的。”

的确是不公平的,这种规则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过滤机制,不符合主流轨道的,就得被踢出去。至于你为什么停下来,经历了什么,哪怕收获满满,也没人有空听你讲。

而更吊诡的是,在面试那一端,被刷掉的人往往也默默接受了现实。Gap year?似乎是有钱有背景的人的特权,是留给别人的路。

怎么现在的求职市场成了这个样?为什么连短暂休息都像是一种奢侈行为?好像有 gap 的年轻人都是带着一种原罪?

1、
被朋友刷掉的简历里,她说有一个女生,94 年,文科硕士,曾在公益组织工作三年。去年她辞职去了云南支教,后来做了一段独立纪录片项目,还开了个豆瓣小组,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。

她在简历里写了这段经历,也在附加信中认真阐述了自己希望转入内容策划行业的原因,但还是被秒拒。理由是:“太文艺,太慢,不知道抗不抗压。”

而另一个例子更加现实残酷。有个大哥,35 岁,在某家银行工作了十年。去年突发心梗住院,恢复期半年,干脆辞职。他去杭州休养,报了几个课程,学了一点编程,想转型做产品经理。但他在招聘平台上投了将近一百份简历,没有一个回复。他甚至在电话里被某猎头直接建议:“你最好别写这半年干嘛了,写上就没人看。” 但这个大哥还是挺诚实的,写上后去朋友公司面试,也同样被拒了。

他们的共同点是:都想重新开始,都试图诚实,却被系统拒之门外。

因为在主流职场叙事中,“停下来” 本身就是错误。哪怕你再诚恳,也敌不过别人那份无缝衔接的简历。

2、
Gap year 在欧美国家,常常被作为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存在,说白了就是职场空窗期。

人们去旅行、去创业、去学习新技能、去做义工,本质是给人生按下暂停键,然后重新设计方向。有些高校鼓励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申请 “探索年”,并在成绩单上明确标注为 “认可休学”。

但在现实职场,Gap year 的社会意义几乎为零。它不会被认可为成长的过程,反而很可能被视作 “脱轨”“不靠谱”“有毛病”。

因为在我们这套文化叙事里,人生就应该是一步不落的连贯进程。

升学、就业、升职、结婚、生子,节奏不能断,档期不能空。

任何形式的 “停顿” 都会被怀疑你是不是 “混不下去了”“掉队了”“想躺平”。

归根结底,这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文化结构。

Gap year,本质上是一次对 “不确定” 的尝试,而 “不确定” 正是这个体系最害怕的东西。

它怕你从体系中出去,就不想回来;怕你走得慢一点,就不会再回归 “有用” 的正轨。

它要你始终有目标,永远向前。

最好是看不见尽头的 “前”。

3、
我们不能全怪 HR,用我朋友领导的话说,“我也不是不理解他们在干嘛,但我没空去理解。”

他每天要刷 500 份简历,必须用模板化的方式做筛选,而空窗期就是一个特别好用的负面筛选项。这个人是不是抗压?是不是不稳定?是不是不能加班?是不是太有主见?

更何况,还有一个隐秘的职场逻辑:有 Gap Year 的人,通常意味着还有别的选择。

一个能用 Gap Year 充电、思考、旅行的人,往往不那么容易管理,不会盲目服从 KPI,也不太容易 “压榨”。他不是不可靠,而是 “不容易被困住”。

而对一个用高压、高强度、低休假维系运营的职场生态来说,这类人是风险。

于是我们看到一种制度性的排异反应,不是 Gap Year 有问题,而是你有问题。

4、
值得一提的是,Gap Year 在真正的实践中,很少是所谓的躺一年,更多人是重新调试自己的人生系统。

有人用一年准备转行考试,有人去小城市养身体,有人开书店、写剧本、练技能,也有人处理家庭危机,或者疗愈心理创伤。

而几乎所有真正经历 Gap Year 的人,都会提到一个共同感受:“我从那段时间重新变成了一个人。”

他们重新学习怎么生活,怎么专注,怎么判断,怎么面对复杂的人和事。他们的成长可能不是那种可量化的产出,而是一次系统更新,让他们更沉稳、更敏锐、更能识别什么值得努力。

这样的成长也许不体现在岗位描述上,却极有可能让一个人未来更稳定、更有方向感,这难道不是职场最需要的品质之一吗?

Gap Year 是现实的,也是必须的。但要想让它变得 “合法”,可能还得调整下述职方式,比如从个体维度上,把 gap 这个事叙事化一些,而不是遮蔽化。

可以试着像写一场项目一样,把它讲成 “我从这段时间学到了什么”。

是时间管理?是项目能力?是跨文化交流?是资源整合?是心理韧性?请用真实案例把它讲出来,讲得诚恳、有逻辑、有数据。不是包装,而是对自己经历的尊重。

Gap Year 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抵达真正的自己。

它不该是负担,而是一次可被承认的生活决定,它也不该是 “特权”,而是被保障的基本选项。

现在的职场,尤其是近几年,太缺少对 “非线性人生” 的容忍。

但你总不能指望永远跑在高速公路上不爆胎吧。

有时候,下车修一修,才能走得更远啊,哪能让人连车都不敢修呢?

赞(8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7-26 08:25 樓主 引用 | 發表評論
博博妞


級別:俠客 ( 9 )
發帖:1889
威望:213 點
金錢:6465 USD
貢獻:332 點
註冊:2022-05-02


牛马多,草原少
TOP Posted: 07-26 08:27 #1樓 引用 | 點評
丸辣


級別:騎士 ( 10 )
發帖:2007
威望:314 點
金錢:877 USD
貢獻:3999 點
註冊:2024-09-18

谢谢分享
TOP Posted: 07-26 08:29 #2樓 引用 | 點評
Fuckristan


級別:騎士 ( 10 )
發帖:4766
威望:480 點
金錢:16348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09-07-29

本质还是人太多,有更多年轻,听话,身体好,工资低的新鲜韭菜可以卷,失业的人就像菜市场被人挑剩的烂菜。

通缩的情况下无解,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,等李自成张献忠横空出世,总有韭菜最后受不了的。


點評

TOP Posted: 07-26 08:38 #3樓 引用 | 點評
猪猪吧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1868
威望:337 點
金錢:17903 USD
貢獻:40000 點
註冊:2009-04-24

Gap year是什么,还得去问度娘
TOP Posted: 07-26 08:45 #4樓 引用 | 點評
茅家老道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3919
威望:975 點
金錢:26460 USD
貢獻:1000 點
註冊:2024-03-18

感谢分享,这就是内卷
TOP Posted: 07-26 08:47 #5樓 引用 | 點評
玉山观景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17169
威望:1742 點
金錢:22596 USD
貢獻:2749 點
註冊:2021-01-05

多的是人,不差这些个
TOP Posted: 07-26 08:52 #6樓 引用 | 點評
ttmoc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3907
威望:936 點
金錢:25306 USD
貢獻:11688 點
註冊:2015-12-24

感谢分享
TOP Posted: 07-26 08:52 #7樓 引用 | 點評

.:. 草榴社區 -> 技術討論區

快速回帖 頂端
內容
HTML 代碼不可用

使用簽名
Wind Code自動轉換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